西北是個很注重學生溝通能力的學校,除了討論課內容很扎實之外,考試的形式也經常有口試、情境模擬。
一年級第一學期就會有Patient interview,就是個情境模擬考試,你只會有病人的名字、性別、年齡,有時可能給你職業,和告訴你這是inpatient還是oupatient,再來你就要重頭問主訴、病史等等。聽起來好像很簡單,但其實要做的流暢也是需要很多練習的。
主要要問的內容有:
Current problem:通常也就是病人的主訴,通常都是有疼痛等問題,所以要細問OLD CARTS(onset, location, duration, characteristics, aggravating factors, relieving factors, time of 24hr, severity)
History of problem: 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的問題,例如跌倒、車禍等等。
Medical history: 包括過去病史和家族病史,使用藥物,是否有抽菸喝酒
Review of body systems: 這一點是最容易被治療師忽略,但卻是鑑別診斷很重要的步驟。問病人最近有無發燒、發冷、盜汗、未知原因的體重改變、沒食慾、噁心頭暈想吐、排尿改變、睡眠問題、呼吸困難、皮膚,視覺,聽力,味覺,觸覺,嗅覺改變,等等等。(fever, chills, sweats, unexplained weight change, appetite loss, nausea, dizzness, vomiting, urinary and bowel changes, changes in sleep patterns, difficulty breathing, skin changes, changes in vison, hearing, taste, touch, smell)
Personal factors: 要考量病人的年齡,性別認同,文化認同,語言(美國常常會遇到英文不是母語的人),社經階層,教育程度,等等。這些種種因素關係到病人的Explanatory Model of Health,也就是病人對於疾病的認知,他們認為自身的疾病是如何造成的、他們覺得自己的問題是什麼、他們覺得醫療人員可以麼樣幫助他。
Environmental factors: 家庭環境: 樓梯、扶手(左右邊),家裡的照護者、有無疑似家暴、保險問題、工作類型等等。
以上並不包含所有的可能問題,但是要在心中有個這幾個面向,每個病人都不一樣,要怎麼流暢的問診、得到病人的信任真的是一門藝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