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開學已經一個月了,考完兩個Exam,分別是physiology跟anatomy,考得好不好已經不是重點,重點是學到多少。這邊的課程安排跟台灣的很不一樣,不會一口氣交給你很多東西,讓你吸收不了;不會逼得你得熬夜唸書、狂背考古題才能通過考試;當然這裏也不輕鬆,沒有所謂的考古題,考試完全就是看你讀了多少,有沒有真的理解,每次的考試範圍都不會多到念不完,但是會考得很細,有些題目也很靈活,所以還是幾乎要每天念才能確保跟得上進度。

一年級第一學期課比較多,除了生理,解剖,肌動學之外,還有很多討論課,像是Psychosocial(社會心理), Exam & Evaluation,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, clinical practice seminar,這些都是需要小組討論,幾乎每堂課都有很多課前閱讀,課後還有報告、作業。對於像我這種母語非英語的人來說,這些課真的要花很多心力準備,才能勉強不會在討論課時當個啞巴。

記得在台灣也有一些討論課,但是討論的品質上差很多,這邊的討論課比較有規劃,每次都會有一個計畫表告訴你大概要討論哪些東西,所以我也有個準備的方向,我通常會把我的講稿寫下來,以免一時講不出來;另外老師們也很擅長引導。有別於台灣老師問問題,往往就只是想聽到他們心中的標準答案,這裡的老師問的問題通常是open questions,包容各種可能性,即使你講得有點偏,他們也不會立即否定你,而是會要你再闡述一下為什麼你這麼想,並且也會告訴你他自己的想法。

在這裡念書態度要有的最大改變就是,每堂課前要預習,要習慣主動去看明天要上什麼、有沒有要預先閱讀的東西,如果不這麼做的話,遇到討論課可是會尷尬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ika 的頭像
    Erika

    901 Living Room

    Er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